说到装X,就不得不提魏晋时期那一大波名士,个个都是装X大神,曾经看过一句评论,说“魏晋风度,妙在装X,无论什么局面,自云淡风轻,谈笑自若”。
这位王衍可了不起,我们知道,魏晋风度四大标志之一就是清谈,而王衍是西晋时期玄学清谈的领袖,可谓X王之王。
魏晋时期做官,看的不是你的学识,而是你的门第背景,然后找个有名望的人来评论,王衍就是一个经常品评别人的人,最可怕的是,凡是得到了王衍点赞的人,基本上都能迅速升官发财。
但是王衍自身品行却不咋样,表面看起来风尘物外,风姿高雅,实际上是个自私的怕死鬼,他虽然位高权重,但从未将国家利益放在眼里,一心只想着保全自己。如果国家出了大事,王衍绝对是第一个站出来表示:这事儿跟我无关。
这不,西晋被石勒的大军打败了,王衍成了俘虏,但由于王衍的名望太高,石勒特意带上一种大臣来见王衍,向他询问西晋的一些事宜。
石勒表示你说的很有道理,但是,你名满天下,身居要职,从年轻时期就被重用,现在都白发苍苍了,怎么能说跟你无关呢?
王衍说,你不懂,其实我的性格就很内向,不喜欢参与朝政,你别看我天天在朝廷里,实际上我的心早已游遍千山万水,这么做也不为别的,只是为了不卷入朝廷斗争,以求避祸。
谈完后,石勒跟孙苌商议了一番,达成了共识:王衍这样的人,真是世所罕见,一定不能让他活下来,但也不能明目张胆地杀死。
是夜,王衍的住所外面多了一群士兵,他们一不小心就把王衍家的墙推倒了,你说巧不巧,这面墙恰好压在王衍身上,把王衍压死了。
纵观王衍的一生,无论在言谈上、穿着上、还是身份地位,都牢牢地把握住了名士精髓,最终也死在所谓的名士风流上,多年后,桓温北伐,望着眼前的神州大陆,感叹道:
是你的责任,你就痛痛快快承认了,就算要找借口,也不要装出一幅清高的样子,说什么醉心山水不问世事,平常你啥样儿的人,谁心里还没有一杆秤了?
王谢中的谢,就是谢安,东晋时期最荣耀的家族之一。把你能想到的东晋牛人数个遍,你会发现,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与谢家有点关系。
历史上有一场著名的战役,关系着东晋的生死存亡,对手是前秦苻坚率领的80万大军,而谢安这边,只有区区8万军队,十倍的差距。谢安是这场战役的最高指挥,他的侄儿谢玄,是先锋。
战争开始了,全国上下都快炸了,等待着前线消息,而谢安还在轻描淡写地与人下棋,不久之后捷报传来,谢安看了之后没说话,客人急的不行赶忙问到底咋样了,谢安只淡淡地说了句:我们赢了。然后继续下棋。
谢公与人围棋,俄而谢玄淮上信至,看书竟,默然无言,徐向局。客问淮上利害,答曰:“ 小儿辈大破贼。” 意色举止,不异于常。 ——《世说新语·雅量》
据《晋书·谢安传》记载,其实谢安一直压抑着内心的狂喜,他下完棋回去的时候,把脚上木屐都踩断了,还没发现。后来就有了“折屐”这个典故,用来形容内心狂喜。
你看,谢安虽然掩饰得好,但脚下的“折屐”是不会骗人的,但是话说回来,这种“失败”的装X,让人敬佩,也难怪会记录在“雅量”篇中。
话说清朝时太平天国之乱,曾国藩作为总指挥,也与太平天国展开了一场关系到大清生死存亡的战役。
但曾国藩是谢安的头号粉丝,同时又是个臭棋篓子——水平低,但有老爱缠着别人下棋,据不完全统计,他一生对弈局数多达数千。
在于太平天国决战前,曾国藩想起了谢安,于是效仿谢安,也摆上棋局,表面平淡地和人下棋,等待捷报传来。
前面等待的过程都装得很成功,但捷报一来就没忍住破功了,再看曾国藩,已经兴奋地当场晕倒。